中新网西安12月1日电(陈燕 石芙蓉)“电煤保供运输关系国计民生、社会稳定和民众的生产生活。燃料供应是电厂的生命线,我们日常至少要保持5万吨电煤库存,以保证电煤保供运输工作。”陕煤电力略阳有限公司电厂燃管部副主任黄笑欢称。
图为专用线货运员在股道检查卸空车加固情况。郭昕炜 摄
连日来,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汉中车务段把电煤保供运输作为当前重点物资运输保障任务,利用每天安全生产对话会,对电煤保供和卸车组织工作进行重点部署,全力做好电煤保供运输工作,保障民众温暖过冬。
陕煤电力略阳有限公司坐落于陕西省汉中市略阳站辐射区,是汉中车务段管内唯一一家电力生产企业,常年承担向国家电网输送电力,保障陕南地区企业正常生产运作、居民生活用电的重任。
入冬以来,气温骤降,用电负荷加大,陕煤电力略阳有限公司煤量消耗加快,库存告急。“厂里不断增加煤炭订车量,平均每日有80多车煤炭集中到达略阳站,从10月到11月,我们集中到达电煤达30万吨以上,车站工作人员昼夜不停、连续奋战,及时对位送车,我们特别感动。”黄笑欢表示。
图为汉中车务段略阳车站整列集中到达电煤。郭昕炜 摄
据介绍,针对该情况,汉中车务段党委迅速成立电煤运输工作组,及时协调组织电煤运输工作。并组织包保领导、包站干部对略阳区段装卸车情况严密盯控,掌握电煤卸车进度、开辟电煤运输“绿色通道”,实行优先编解、优先卸车、优先排空、优先挂运的“四优先”政策,缓解集中到达卸车压力,压缩空车站停时间,确保电煤运输安全畅通。
此外,略阳站严格执行作业标准,电煤列车到达后,接发车人员迅速安排线路;调车人员立即出务、检查线路,进行列车编解、取送作业;货运人员加快与企业运输员联系,及时核对卸车编组,办理卸车交付手续,对卸空车认真检查,用实际行动保障电煤运输畅通。(完)
中新网12月1日电(魏晨曦)11月30日至12月1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COP28)在阿联酋迪拜举行,这是迄今为止,应对气候变化方面规模最大的一次缔约方大会。
此次大会延续并深化“共同落实”的主题,将首次对实现《巴黎协定》目标取得的进展进行全球盘点,共同制定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更具雄心的计划,可谓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资料图为当地时间11月29日拍摄的会址迪拜世博城内景。
联合国气候变化迪拜大会召开之际,正逢人类历史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气候危机成为全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对世界各地居民的生活和生计,造成前所未有的破坏。
近年来,人类经历了一系列极端天气事件:巴西暴雨、加拿大野火危机、欧洲极端高温、利比亚洪灾、北极冰川加速融化……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此前发出警告,称“气候崩溃”已经开始。
加快气候行动,刻不容缓。以务实行动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也是全球共同的责任与担当。
回顾过去,从1992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到《京都议定书》,再到《巴黎协定》,一份份文件,一项项议程,一次次合作,都见证了国际社会30年来,携手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和决心。
作为全球最大发展中国家,近年来,中国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气候变化的务实行动:构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开展气候变化南南合作……
面向国际社会,中国持续输出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中国方案,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为应对全球气候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然而,少数国家作出承诺却难以兑现,极大损害了南北互信,导致国际社会始终无法形成行动合力。早在2009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哥本哈根大会上,部分发达国家就做出承诺,到2020年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000亿美元气候资金支持,但至今尚未兑现。
应对气候变化,关键在有效落实。气候变化已经从未来的挑战,变为紧迫的危机。在应对该问题上,任何国家和地区都无法置身事外,必须同舟共济、各尽所能、合作共赢。
联合国气候变化迪拜大会是兑现气候承诺的决定性时刻,也是推动全球气候行动的关键时刻。当下,应加快步伐,让气候行动“学会奔跑”正如COP28主席苏尔坦·贾比尔所言,“我们没有时间可以浪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