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万荣11月30日电 题:中老合作生动缩影:纸币上的水泥厂将“变身”国家级旅游区
作者 陈静 潘国华
从位于中老边境的老挝磨丁高铁站出发,乘中老铁路向南约2小时,就能抵达老挝旅游胜地万荣。在南松河畔的连绵群山里,一座庞大、沉静的水泥厂掩映其中。几公里外,游客乘坐的热气球、滑翔伞平稳飘浮在半空,远远眺望着青山绿水中这座见证中老友谊的历史性建筑。
图为老挝万荣水泥厂。老挝文旅集团 供图
中国与老挝比邻而居,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建立了友好外交关系。作为传统农业国家,老挝工业基础薄弱,两国交往初期,中国援助老挝建设了公路、桥梁、医院等重要基础设施。1992年,由中国援建的老挝首家水泥厂——万荣水泥厂开工建设,1994年建成投产后,改变了老挝水泥全部依赖进口的局面。因其意义重大,水泥厂全貌被印在老挝当时最大面值的5000基普纸币上,成为记载在纸币上的“中国建造”。
近30年来,万荣水泥一厂、二厂(上市后为老挝水泥公众公司)相继建设,生产技术不断更新,为老挝培养了首批水泥行业人才,其生产的“金牛”牌水泥被广泛使用在老挝发展建设的方方面面。
其间,中老合作也全面升级,确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目前,中国已成为老挝最大投资来源国、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贸易伙伴,两国合作涵盖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尤其是中老铁路通车,对两国关系发展具有重大里程碑意义。
图为万荣水泥厂航拍图。老挝文旅集团 供图
老挝文化旅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老挝文旅集团)董事兼副总经理康本·赛老翁介绍,随着老挝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水泥厂越来越多,产能过剩,万荣水泥厂出现亏损。2020年,老挝水泥公众公司被列为国有企业改革重点项目。2021年12月3日中老铁路开通后,各国游客不断涌入,老挝旅游业迎来重大发展机遇,交通、基建、餐饮等相关行业快速发展,吸引更多人到老挝投资兴业。
在此背景下,将高耗能重资产的水泥厂转型为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文旅产业正当其时。2023年10月30日,老挝水泥公众公司正式更名为老挝文旅集团,云南千涵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持股54.56%,计划在万荣打造老挝首个国家级旅游经济产业示范区——老中文化产业园,成为中老铁路老挝一侧唯一的文旅综合项目。
站在水泥厂内,轰鸣的机器已不再作响,虫鸣鸟叫清脆悦耳。依托180公顷可规划旅游商业用地,万荣水泥厂将被改造为老挝工业遗址博物馆,周边区域将建设酒店、美食街等配套设施。同时,打造澜沧古城、大型舞台表演剧目,建设集吃、住、行、游、购为一体的文化旅游综合体。此外,依托万荣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建设老挝国家植物园,开办涵盖导游、酒店管理、短视频摄制等专业的老挝文化旅游学院,为当地发展培养人才。
图为老中文化产业园规划图。老挝文旅集团 供图
老中文化产业园建设体现的文旅融合、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正是中老两国深入合作的题中之义。2023年10月,《中国共产党和老挝人民革命党关于构建中老命运共同体行动计划(2024-2028年)》在北京签署,明确指出积极开展文化和旅游交流与合作、围绕中老铁路开发优质旅游线路和产品、倡导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等。
“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到老挝投资,把他们的发展理念、模式、经验带到这里,我们也在合作中共享机遇,实现互利共赢。”康本·赛老翁用流利的普通话说,目前汉语已成为老挝最热门的专业之一,老百姓普遍认为,学会汉语将有更多发展机遇,在老挝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谋求更好未来。
按照计划,老中文化产业园预计5年建成,一期规划现已完成,将于今年年底前启动前期施工,预计2024年底开放部分旅游项目。“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座被印在纸币上的水泥厂将焕然一新,成为见证两国友谊与合作的新地标。”康本·赛老翁说。(完)
中新网福州11月30日电 (记者 龙敏)30日,随着长196米、宽35米、重4.4万吨的福建厦门跨东海域通道北延伸段工程上跨福(州)厦(门)高铁公路桥转体梁,顺时针转体85度跨越福厦高铁。转体成功后,转体梁合龙段不再位于铁路上方,最大限度减少了合龙施工对铁路线路运营的干扰,有效降低了施工安全风险。
30日,随着长196米、宽35米、重4.4万吨的福建厦门跨东海域通道北延伸段工程上跨福(州)厦(门)高铁公路桥转体梁,顺时针转体85度跨越福厦高铁,转体成功后,转体梁合龙段不再位于铁路上方,最大限度减少了合龙施工对铁路线路运营的干扰,有效降低了施工安全风险。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供图
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转体施工,是世界罕见的同类型超大型混凝土T构结构转体施工,上跨福厦高铁,面临转动重量大、线性控制难度大、安全风险高和转动精度控制难度大等多项难题。
为确保转体施工顺利进行,参建单位利用BIM技术(建筑信息模型)对桩基、球铰、转体等施工过程进行电脑模拟,保证施工工序精准完工,并根据实测数据进行梁体配重,保证转体施工的精准性和安全性。
厦门跨东海域通道北延伸段工程于2022年5月开工建设。为最大程度减少施工对在建高铁工程的影响,建设与施工单位采取“先建桥后转体”的施工方式,破解了在建高铁与上跨公路桥同步建设的难题,为中国高铁建设开辟了新路径。
中铁四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转体施工过程中,采用了智能化实时可视监控系统,监控转体梁关键截面应力、桥端位移、转体速度、空间位置、风速风力、牵引力等相关参数,实时掌握转体梁工作状态,将转体误差控制在10毫米之内。
福厦高铁是中国首条设计时速350公里跨海高铁,每日开行动车组列车最高达62对。自开通运营至11月29日,福厦高铁共计发送旅客61万余人次。
海峡(福建)交通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喻文球称,福厦高铁的开通运营,与福建省路网干线相互连通,将助力福建建设东南沿海综合交通枢纽、打造智能交通体系,有效提升民众出行质量,进一步拉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