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12月1日电 (李姝徵 周孙榆 殷立勤)自2023年12月1日起,上海市公安局在长三角区域临时居民身份证“跨省通办”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推进全面实施申领临时居民身份证“跨省通办”。依靠这一新政,1日,多位非上海户籍的民众顺利在沪申领到了临时身份证。
“这是您的临时身份证,请收好。”当日,来沪工作的闫先生在上海市公安局长宁分局虹桥路派出所综合窗口顺利拿到了刚刚申领的临时身份证。
当日,来沪工作的闫先生在上海市公安局长宁分局虹桥路派出所综合窗口顺利拿到了刚刚申领的临时身份证。周孙榆 摄
闫先生在上海工作生活多年,前几日准备前往银行办理业务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身份证不知所踪。按照原先的政策,闫先生需要回到户籍地办理身份证补领并申领临时居民身份证。受惠于新政,闫先生能够直接在沪办理相关身份证业务,大大节省了时间和经济成本。
“在家门口就能申领临时身份证,让我切身感受到了上海的人口政务服务真是越来越便利了。”当日一早,来自江西的市民童先生带着《居民身份证领取凭证》来到杨浦公安分局长海路派出所。经查询,正式证件信息已经户籍地公安机关审核通过,他在短短8分钟就成功完成了临时身份证申领、打印、制作,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
上海市公安局人口管理办公室制证中心负责人、副主任史俊敏介绍说,全面实施临时居民身份证“跨省通办”,是公安机关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扩大“跨省通办”,提升服务效能的重要体现,是便利民众办理居民身份证的有力举措。
当日一早,来自江西的市民童先生短短8分钟就成功完成了临时身份证申领、打印、制作。上海市公安局杨浦分局供图
目前上海警方根据公安部的统一部署,全面实施临时居民身份证“跨省通办”,外省市公民在本市各派出所综合窗口均能办理包括身份证首次申领、换领、补领、临时身份证在内的全部四项业务。
上海市公安局长宁分局虹桥路派出所综合窗口民警陈思阳告诉记者,目前公民跨省异地办理首次申领、换领、补领居民身份证业务,申请人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会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签发,并由市局人口办制证中心制证。
上海警方表示,如在证件制作完成前急需用证,可以凭《居民身份证领取凭证》在同一受理点申领临时居民身份证(未满16周岁的公民由监护人代为申领),公安机关将在3日内制发证件,全市197个(其中长宁区有11个)配备临时身份证制证设备的派出所,可做到当场制证,当场发放。(完)
中新网北京12月1日电 (记者 徐婧)2023年京津冀博士后与科研人才招收暨项目洽谈会1日在京举办。京津冀三地115家博士后设站单位、国家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及高新技术企业提供博士后及科研岗位280余个,搭建人才招收、科研项目洽谈的产学研用合作平台。
记者从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本次活动重点面向博士、博士后及科研人才,京津冀地区博士后设站单位和高新技术企业,云集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工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北京华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雄安创新研究院等115家京津冀地区博士后设站单位、国家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及高新技术企业。
12月1日,2023年京津冀博士后与科研人才招收暨项目洽谈会在北京举办。徐婧 摄
上述单位招收专业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量子计算、生物技术、农业科技等领域,提供博士后及科研岗位280余个。岗位需求排名前三的领域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和新材料。
来自中央财经大学的李姓同学正攻读博士学位,将于明年毕业。她告诉记者,自己目前倾向毕业后进入高校博士后站,争取留校继续从事科研工作。在现场,她已经对几家单位进行了初步了解,准备向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投递简历。
当天上午,北京神州光大科技有限公司在现场收到了几十份简历。“公司需要科技人才加持。”该企业负责人说,公司将为每一名博士后量身定制发展规划,例如提供到高校交流和进修机会,根据博士后的研究方向设定工作内容,吸引优质人才加入。
本次活动增设“项目洽谈”专区,助力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活动现场,北京华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等提出科研项目16项,计划投入研发经费近4000万元人民币。
近年来,北京市着力壮大博士后人才队伍,聚焦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优化博士后站布局,组织京津冀博士后人才与项目引荐会、博士后学术交流等活动,坚持服务个性化需求和综合能力提升并重,充分激发青年科技人才的创新潜能和创业活力。
北京市公共人力资源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本次活动搭建的平台,加强京津冀三地优质资源整合力度,促进科研项目落实。北京将进一步加强与天津、河北在博士后等青年科技人才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协同合作,在政策引导、资金投入、市场开拓、人才引进、项目合作等方面集聚优势,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全链条。(完)